在思想引领上,实践队以升旗仪式带领少先队员向国旗致以崇高的少先队队礼,“心向祖国,护佑中华”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通过“红领巾心向党,争做国防小卫士”主题宣讲将爱国情怀与强军梦想深植于红领巾的心间;以经典片段仿拍、经典人物捏造、红色手工等为载体开设红色课程10余场,带领小朋友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奋进力量。
探索非遗,在“薪火”非遗课堂上,实践队“以艺育德、以艺促智、以艺怡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非遗+实践+美育”新形式,实践队通过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小朋友穿越千年,守护非遗。课程涵盖非遗漆珠、蓝晒工艺、掐丝珐琅、木偶戏、窗花拓印、押花团扇等非遗项目11余种,30多名小朋友近距离体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同学家长们的充分肯定。同时,实践队开展“红歌润非遗”,在“遇见屏南·非遗薪传”体验馆前“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国家》等熟悉旋律响起,队员精神饱满,歌声直冲云霄,引领着现场观众重温历史,歌声激荡中,扎染工艺、漆扇制作、植物拓印等非遗展品仿佛被注入生机,与热烈的旋律交相辉映。
图为小朋友回答非遗漆珠问题补充研学手册。李小阅 供图
关爱呵护未成年人成长,实践队携民警进课堂,反诈禁毒入童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介绍了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毒品的基本知识;在与“艾”同行中,实践队以引导性互动、科普短片、小组讨论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小朋友们讲解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将防艾的理念深植于他们的心中;为共筑生命安全防线,实践队员通过真实案例分享,讲解了防溺水基本知识;在心理健康主题教育专项课堂上,实践队通过讲述有趣的小故事及游戏互动,深入浅出地引导小朋友们认识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及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在生理课堂上,以“身体的秘密”引导孩子摒弃性别刻板印象,解读青春期生理变化,引导正确看待性别差异,通过情景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孩子拒绝不适接触、识别骚扰并掌握应对方法。
图为实践队安慰因不舍离别而哭泣的小朋友。林嘉铭 供图
守护非遗传承,“薪火”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服务队赴屏南县博物馆,解码地域历史基因,认真听取了文物的背景渊源、背后的历史故事,跟随老师现场学习桥梁木构搭建,感受传统绣艺的温度,解码文化传承的密钥,为后续探寻传统绣品的保护与创新之路,积蓄起满溢热忱与深刻感知;在屏南县长青根艺文化博物馆,聆听了非遗传承人张老师为大家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作品所包含的意义;在福建屏南张召羽竹木弓箭制作厂,实践队认真聆听了“选料、制胎、打磨、上漆、挂弦”等繁复工序,体验馆内张老师执弓示范,逐一指导队员们举起亲手举起竹弓,在挽弓搭箭间体会动静平衡,千年礼射文化在青春身影中续写新篇;在“遇见屏南·非遗薪传”体验馆,实践队以数字赋能非遗传播的新路径,穿梭于各个非遗展位,手中的相机和笔记本从未停歇,将所见所闻转化为系列短视频直播,让屏南非遗在数字世界延续生命。在屏南县东方名筑广场主舞台实践队开展暑期“三下乡”文艺汇演暨“童心筑梦·强国有我”青少年文艺汇演,《紫荆花盛开》《山河与我共蹁跹》《陈母问勇》《最好的未来》等曲目逐一展现,实践队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温情收尾,舞台笑脸与台下掌声凝结着实践队的汗水与感动,从红色宣讲到文艺呈现,实践队以行动让“童心筑梦·强国有我”从口号变为现实——青年传责任、少年许担当。
图为“薪火”实践队在文艺汇演上合唱《最好的未来》。 谢凌彬 供图
“薪火”队员在行动,实践队联合县公安局、禁毒办等民警、政府工作人员在东方名筑广场开展“反诈游园会”,以真人教学,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采用情景互动、反诈舞台SHOW、趣味问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要点;同时实践队与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单位深入社区沿街店铺、居民楼发放防艾宣传折纸330余份,覆盖群众1000余人,凝聚全民防艾的强大力量,守护公众健康。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实践队员们手持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在古峰镇皇庭半岛清扫和捡拾马路两侧的烟头、食品包装袋等废弃物,从而为周边居民打造了一个整洁、绿色的生活环境,同时,向居民加大宣传垃圾分类和绿色环保意识。
图为“薪火”实践队与小朋友合影。陈雨芯 供图
此次实践,实践队不仅深化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引领青年学子领略到非遗的无穷魅力,更打造“美育+实践”新动能,赋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践队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结合专业特长,引领广大青年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通讯员 林宗增)